为深化产教融合、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,践行董事长《三结合五赋能》办学理念,做真、做实、做优产业学院,3月27日上午,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产教融合中心赴珠宝学院开展“珠宝产业学院”专题调研活动,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,全面梳理学院建设成果、剖析校企合作难点、共谋高质量发展路径。产教融合中心主任、珠宝学院领导班子、产业学院教师代表共同参会,围绕珠宝产业人才培养、传统工艺传承及技术升级展开深入交流。
一、锚定产教协同 擘画发展蓝图
会议伊始,产教融合中心主任叶林教授系统阐述了中心职能职责、战略定位、目标规划。他强调,中心将紧扣产业学院实体化发展,以“实习+高质量就业”为核心,为珠宝产业学院提供政策支持和项目对接服务。
二、深耕校企合作 直面痛点破局
珠宝产业学院院长张丽倩介绍,学院长涛质检、蓝田玉、珠宝鉴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合作经验,然而,坦言合作中存在“检测设备老化”“办学经费紧张”的挑战,并以长涛质检合作为例,指出当前设备更新缓慢、校企协同研发效率低等现实困境。对此,提出“共建珠宝工匠学院”“珠宝加工基地”等破题思路。
三、党建引领聚合力 优化机制促发展
党支部书记张薇,剖析了产业学院在产教融合中面临的“可持续发展”“学生高质量就业”等问题。并提出开展“匠人精神进校园”活动等方式,推动校企文化互融互促,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无缝衔接。
四、群策群力谋创新 数字赋能拓路径
自由研讨环节,产教融合中心副主任吕涛建议建立“珠宝高技能人才基地”、“工匠学院”和“非遗文化传习所”的建议;教师代表提出开发“珠宝设计工坊”“长涛质检”等产业项目,破解传统实训资源不足难题。
五、展厅探访见真章 产教成果显实效
会后,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珠宝学院展厅。展厅内陈列的蓝田玉原石、矿物晶体及学生设计的精美工艺品,生动展现了“理论教学+实践创作”的育人成果。产教融合中心主任在参观中表示,这些作品既是学院深耕产教融合的缩影,也为后续深化校企合作、推动传统工艺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此次调研会通过“把脉问诊、开方施策”,为珠宝产业学院发展厘清了方向。下一步,珠宝现代学院将依托蓝田玉、大唐遗风特色产业资源,着力培育“精技艺、懂设计、善创新”的珠宝行业新生力量,为区域文化产业升级与非遗技艺传承注入新动能。